全球电池网 | 供应 | 求购 | 企业 | 招商 | 资讯 | 展会 | 人才 | 电池论坛 | 电池品牌 | 采购中心 | 产品大全
中国电动车网 |中国电动汽车网 |E电通服务 建议
资讯
登录 注册会员
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经营之道>正文
铅酸电池行业需走新型环保发展之路
来源:网络来源 日期:2012-7-5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近日,上海金属网的一则消息引发行业关注。该网称,今年,对于铅酸电池行业的环保检查,矛头仍然剑指再生铅行业,包括安徽、江苏、河北、河南等地的一些企业已被叫停“配合整改”。该网同时建议铅酸电池行业加强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建设,走新型环保发展之路。

回收环节成污染重灾区

2011年,全国各地铅污染事件频发,“血铅事件”给整个铅酸蓄电池行业造成了重大影响。谈铅色变,在大多数人看来,铅酸蓄电池行业一直就是一个高污染行业。赛迪投资顾问投资部总经理吴辉在调研中发现,由于铅酸电池的用铅量很大,因而废旧电池也是再生铅的主要原料,目前在废旧电池的回收环节,已成为污染的重灾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铅酸蓄电池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环节主要集中在生产、使用和回收再利用3个环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最严厉的高压整治手段,从技术、装备、人才及产业政策发展看,生产和使用环节的污染基本得到了控制。如在生产环节,2007年生效的《铅酸蓄电池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铅烟、铅尘、硫酸雾及含铅废水基本上得到有效治理。使用环节也由于产品逐步升级换代至“全密封免维护结构”,从而基本消除了酸雾外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整体而言,在整个铅酸蓄电池上下游环节,目前最大的污染来源还是在电池的回收部分。

吴辉介绍,在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再回收环节,虽然国家已将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再生的污染控制列入正式工作范围,《清洁生产标准——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业(HJ 510-2009)》和《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19-2009)》已于2010年1月1日和3月1日分别实施,但由于目前废旧电池回收体系尚未建立,从事废旧电池回收的主要是以各地的个体户或“游击企业”为主,难以做到深加工和无害化处理,因而成为污染的重灾区。

“个体拆迁户”唱主角

据电池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11年3月,全国有近3000家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企业,80%以个体户为主,在每年可回收的近200万吨铅酸蓄电池中,这些无资质、环保不达标的小冶炼厂又把持着80%的回收份额,因而被称为电池回收业的“个体拆迁户”。

特别让人担心的是,这些小企业处理这些铅酸蓄电池的方法比较原始、粗糙。首先,铅酸蓄电池中大约20%~40%是酸液,需要专门的防护措施和设备,而这些个体户大部分没有或防护措施不全,因此极易在运输中造成危险。同时,为了减轻重量降低运费,大多数小作坊主会选择在运输前“倒酸”。而如此的处理方法,很容易让大量酸液进入地下水系统和土壤中,形成污染。

“个体拆迁户”唱主角,主要是因为其进入门槛低,生产工艺简单落后,投入成本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杨春明介绍,一家无证非法回收企业,类似数十人的小作坊,采用人工拆解、简单的熔炉就能进行铅酸电池回收,投入总成本不到10万元。而建成一个正规的铅蓄电池回收再生企业,投资至少在两亿元以上,包括机械拆解、除尘、水处理装置1亿元以上,熔炼炉6000万元,再加上土地、厂房建设费用等。

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如何重拳出击,拆解这些小而散的个体户,建好回收再利用体系?美国的经验是“规模量产,少而精;严酷法规,重监管”。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再生铅行业前5家企业的产量就达到了全国80%的产量,对再生铅行业的环保要求近乎苛刻,一旦违法违规就要被处以巨额罚款或关停。由于行业集中度高,因而监管起来较容易。

从2010年开始,包括工信部等在内的我国相关部门也开始着手建立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和回收企业准入制度。如《再生铅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从生产企业布局、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及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与社会责任6个方面做出了规定,提出今后新建、改扩建再生铅项目单系列生产能力必须在5万吨/年以上;现有再生铅企业单系列生产能力不低于3万吨/年。到2013年底以前,将淘汰所有生产规模在3万吨/年以下的再生铅生产能力;同时鼓励大中型优势原生铅冶炼企业回收和冶炼再生铅原料。其中要求,新建再生铅企业铅的总回收率大于98%,现有再生铅企业铅冶炼回收率大于96%,废水循环利用率大于95%。杨春明预测,一旦该《准入条件》出台,目前全国近3000家左右废旧电池回收后处理企业,有可能因门槛限制被精简至200~300家,缩水幅度达到90%。

而积极申报“城市矿产”基地,强强联合,获得财政支持,也被视为构建铅酸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的最好契机。

上一篇: 铅蓄电池行业怎样健康发展?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