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日常使用的小小电池,究竟要如何处理,很多读者表示关注。在不少地区,干电池集中回收后的处理环节也存在不少问题,辽宁省在电池回收上的情况如何呢?于是本报采访了辽宁省环保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徐田伟,来介绍辽宁省电池回收处理的现状。
目前辽宁回收处理的主要是一次性干电池
在辽宁省环保厅的门口,就有一个电池的回收箱。在沈阳,废旧电池的主要回收途径,还是通过社区、学校以及公共场所摆放的回收箱来实现。徐田伟说:“任何一个资源再利用的行业都有一套自己的回收体系,比如说有些是通过废品收购站,当然废品收购站不收电池。电池的回收一部分是通过电池箱,就是摆在学校、社区和一些公共场所的电池箱,靠市民的自觉来回收;另外,省内还有那么一两家企业在做这个电池的回收。”
废旧的电池回收上来,还要进入下一个环节,就是处理和再利用。目前辽宁只有一家专门在做电池回收处理的企业,铁岭方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铁岭方盛目前主要回收处理的是一次性干电池。
徐田伟介绍说:“主要是回收一般干电池, 1号到7号的一次性柱状干电池。把这些电池回收上来以后,现在可以用专门的设备,把电池的外包装拿掉,再将金属皮分开,抽出碳棒,分离出胶体。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就可以将碳粉、锌、铝这些废旧电池中仍可以再用的资源提取出来,再用于新电池的生产,这样原料能很快地利用上,就能成为一条可持续性的产业链。”
废旧电池结成坨后辽宁目前无法处理
去年年初的时候,成都媒体报道了八年收集400吨的废旧电池无法及时处理,成问题。而前一段时间,内蒙古自治区也想拿一批久置的废旧电池来辽宁处理,不过因为电池已经集结成块,而辽宁的设备采用顶压方法,只能对单个的电池进行处理,结成坨后便难以用流水线来处理。
其实,对于一次性干电池的回收,国内曾有著名学者认为不宜集中回收,不过徐田伟表示,那是在无法处理的前提条件下。
徐田伟说:“关于电池可能带来的污染危害,宣传介绍的已经很多了。大概是十年前曾有教授说,如果不能处理,莫不如就不回收。因为已经实行了无汞技术,散扔的电池危害不大,但一旦集中起来又不能及时处理,更容易污染环境。但那是十年前,发展到现在,我们要知道废旧的电池它也是资源,回收和处理得当,它非但不会造成污染,还能节约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可是同样的,如果这些电池不能及时处理,反应物外渗,集结成坨,就只能成为危险废物来处理,现在对于危险废物都是处置后填埋,浪费了废旧电池的资源,还浪费了处置这些废物的资源和填埋的空间。”
辽宁废旧电池回收系统尚不完善
中国2006年电池产量达到323亿只,其中290亿只是一次性干电池,可见废旧的干电池作为资源有相当大的回收利用空间。
不过目前回收比率却并不高。徐主任算了一笔账,“现在远远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回收的量不太大。如果按照2006年的数据折算下来,辽宁省一年就能有1万吨废旧的干电池需要处理,方盛预计的处理量是5000吨,而之前听他们报告,实际的回收处理量也只有预计的30%。”废旧电池回收系统不完善,也使得辽宁这家唯一的废旧电池处理企业难以盈利,目前还要依靠政府扶持。
回收的量没有预计的大,一方面需要市民更进一步地支持电池的回收;另一方面也还需要相关部门建立更完善的电池回收系统。其实针对电池的回收,并不单单是一次性干电池,还有纽扣电池以及手机电池、电动车电池等等可充电电池。
充电电池最不该随手扔掉
徐田伟说:“虽然干电池现在我们能够处理,但实际上,像是纽扣电池和一些可充电的电池造成的污染还要更大。在国外,一般行李托运都不允许夹有充电电池,也是这个原因。”
很多人都会觉得可充电电池要更节能环保一些,因为可以循环使用,却并不知道,充电电池如果处理不善,会成为比干电池更具危害的污染源。徐田伟说:“比如说一节充电电池可以用十次,可是十节干电池的污染也比不上一节充电电池。充电电池不太好处理,但也是最不该随手扔掉的。”
也正因此,建立更为完善的电池回收系统才显得迫在眉睫,徐田伟说:“电池的回收系统现在包括充电电池的回收、纽扣电池的回收都很不完善。现在很多手机充电电池,生产厂家在回收,手机的销售网点都在回收,国内也有很多电池生产企业采用有偿回收的方式,虽然可能就几分钱,但这也是非常不错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