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 电池知识>学术期刊>正文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现状与发展
来源:万方数据网 日期:2009-12-1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进行了探讨。目前已实际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基本上都是碳素材料,其比容量达到300mAh/g以上,并已接近LiC6的理论比容量(372mAh/g)。负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将朝着高比容量、高充放电效率、高循环性能以及低成本方向发展,实用性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将突破LiC6理论比容量。
作 者: 吴国良 WU Guo-liang  
作者单位: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刊 名: 电池  ISTIC PKU
英文刊名: BATTERY BIMONTHLY 
年,卷(期): 2001 31(2) 
分类号: TM912.9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容量  
机标分类号: O64 TM9 
机标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egative electrodeelectrode materialsspecific capacity高比容量materials for充放电效率应用现状循环性能碳素材料理论开发重点成本 
基金项目:  
DOI:  

参考文献(26条)
Ozawa K Lithium - ion rechargeable batteries with LiCoO2 and car bon electrodes: the LiGoO2/C system 1994
吴国良.杨新河.阀素荣.金维华 锂离子电池及其电极材料的研制 [期刊论文] -电池1998(6)
Yata S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deeply Li - doped polyaeenic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beyond LiC6 stage 1994
杨汉西.艾新平 锂离子电池炭负极研究 1992(5)
MABUCHI A Charge - discharge characteristies of the mesocarbon micro- beads heat - treated atdifferent temperature 1995(4)
Zheng T High- capacity carbon preperated from phenolic resin for anode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1995
西美 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的活性物质炭 [期刊论文] -新型炭材料1993(3)
W吴国梁U Guo-liang LiCoO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2000(3)
冯熙康 锂离子在石墨中的嵌入特性研究 1997(21)
Shi H.Barker J Structure and lithium intercalation properties of synthetic and natural graphite 1996(11)
吴国良 石墨/LiCoO2锂离子电池研制 1996(2)
唐致远.刘春燕.翟玉梅.桂枫.薛建军.徐国祥 石墨负极材料的化学处理改性研究 [会议论文] 2000
林永.黄宗卿 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会议论文] 2000
唐致远.惟玉梅.桂枫.庄新国.李建刚.薛建军 石墨镀铜及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 [会议论文] 2000
仇卫华.张刚.卢世刚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树脂包覆石墨的性能 [期刊论文] -电源技术1999(1)
李建军.万春荣.姜长印.何向明.何培炯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氢氧化锡包覆天然石墨的研究 [会议论文] 2000
华寿南.曹高萍.杨晓燕 铁钠复合氧化物作钾离于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期刊论文] -电源技术1999(1)
Bruno S Lithium rocking chair ratteries: an old concept? 1992(10)
吴宇平.万春荣.姜长印 锂离子蓄电池锡基负极材料的研究 [期刊论文] -电源技术1999(3)
杜翠薇.陈彦彬.吴荫顺.刘庆国 锂离子电池非碳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会议论文] 2000
Idota Y Tin - based amorphous oxides: a high capadty lithium - ion-storage materials 1997(30)
唐致远.庄新国.翟玉梅 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电源技术2000(2)
Nishijima M Li deintercalation- intercalation reaction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lithium transtion metal nitrides Li7MnN4 1994
Nishijima M Anode performance of new- layered nitrides 1996
王先友.张允什.阎杰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研究新动向 [期刊论文] -电源技术1999(4)
李泓.李晶泽.师丽红.朱广言.陈锓.卢威.黄学杰.陈立泉 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研究 [期刊论文] -电化学2000(2)

 

引证文献(22条) 
韩文伟.陈猛.蒲俊红 SnO2-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期刊论文] -应用科技2007(02)
连芳 Li[Ni<,x>Li<,1/3-2x/3>Mn<,2/3-x/3>]O<,2>材料的制备优化与结构研究 [学位论文] 博士2007
李玥 二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4>Ti<,5>O<,1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 硕士2007
陈猛.肖斌.杨闯.李金媛 羧甲基纤维素包覆天然石墨性能的研究 [期刊论文] -化学工程师2006(03)
余小军.綦瑞萍.杨绍斌 包覆和掺杂对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影响 [期刊论文]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04)
郭建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Ni<,1/3>Mn<,1/3>Co<,1/3>]O<,2>制备及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 硕士2006
叶伟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及高容量18650型电池的工艺和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 硕士2006
易惠华.戴永年.代建清.姚耀春.胡成林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现状与发展 [期刊论文] -云南化工2005(01)
高宏权.王红强.李庆余.吕保林.黄有国 锂离子电池超高容量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矿冶工程2005(05)
王青松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及电解液阻燃添加剂研究 [学位论文] 博士2005

原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c200102002.aspx

 

上一篇: “超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性能评价体系”通过验收 下一篇:  超级电容器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活性炭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