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频道> 电池知识>学术期刊>正文
电解液流动方式对全钒液流电池性能的影响
Influence of electrolyte flow patter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ll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来源:万方数据库 日期:2009-11-27 作者:全球电池网 点击:

 

研究了两种不同电解液流动方式(平流和穿流)对全钒液流电池(VRB)充放电电压和电流、U-I曲线及效率的影响.在20 mA/cm2的充放电电流密度下,采用穿流方式的单体VRB的能量效率较采用平流方式提高4%~10%,电流效率提高10%,电压效率提高5%~8%.
作 者:朱顺泉 陈金庆 王保国 ZHU Shun-quan CHEN Jin-qing WANG Bao-guo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4
刊 名:电池  ISTIC PKU
英文刊名:BATTERY BIMONTHLY
年,卷(期):2007 37(3)
分类号:TM911
关键词:全钒液流电池(VRB)   流动方式   电池性能 
机标分类号:X70 TQ0
机标关键词:电解液流动方式电池性能redox flow battery效率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电流密度充放电能量效率放电电压穿流曲线单体
基金项目:
DOI:

参考文献(6条)
1.张华民.周汉涛.赵平.衣宝廉 储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展望 [期刊论文] -能源工程2005(3)
2.朱顺泉.孙娓荣.汪钱.尹海涛.王保国 大规模蓄电储能全钒液流电池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化工进展2007(2)
3.尹海涛.王保国 隔膜扩散特性对全钒液流单电池性能的影响 [期刊论文] -电池2006(1)
4.王保国.尹海涛.朱顺泉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储能装置用的电池堆锁紧结构 2006
5.王保国.尹海涛.朱顺泉 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储能装置的电堆结构 2006
6.王保国.朱顺泉.尹海涛 一种使电解液穿过多孔电极的液流电池 2006

引证文献(3条) 
1.胡俊平.张琦.杨曦.施一宁.郑明森.董全峰.田昭武 全钒液相储能体系的功率特性研究 [期刊论文] -电化学2009(1)
2.汪钱.陈金庆.王保国 导流结构和电极结构对全钒液流电池性能的影响 [期刊论文] -电池2008(6)
3.朱顺泉.陈金庆.汪钱.王保国 流道结构与电解液流动状态对VRB性能的影响 [期刊论文] -电池2008(5)

阅读地址: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c200703017.aspx

 

上一篇: 氧电极催化剂La0.6Ca0.4CoO3的合成及性能 下一篇:  中间相炭微球改性尖晶石LiMn2O4的性能
版权声明:全球电池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评论表单加载中...
正在加载评论列表...
本文共有 条评论
>>